蛇年来看蛇!上海动物园生肖文化活动登场,原来上海也有野生蛇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月26日报道:乙巳蛇年即将来临,上海动物园蛇年生肖文化系列活动将于1月27日至2月28日热闹登场,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体验、互动等形式,让观众在参观游览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蛇年生肖的民俗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了灵气、智慧与繁衍,也被称为“小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是美好的象征。世界上现存超过4000种大大小小的蛇,它们几乎遍布于所有大陆及大部分海洋中。中国国内蛇的分布相当广泛,尤以长江以南和西南各省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蛇种类和数量最多。蛇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控制鼠类、蛙类等种群数量,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过度捕杀,国内的蛇类资源正在逐渐减少。
上海地区历史上记录过3科15种蛇类,然而多种蛇类已经多年未有记录。根据最近的野生动物调查,目前上海地区确认有分布的野生蛇类为2科5种,包括游蛇科的黑眉锦蛇、赤链蛇、红纹滞卵蛇、乌梢蛇以及蝰科的短尾蝮,其中短尾蝮也是上海地区分布的唯一一种毒蛇。
本次上海动物园蛇年生肖文化系列活动的主题为“灵蛇献瑞?生态护航”,策划了一系列具有蛇生肖文化特色的保护教育项目,展现蛇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挑战并消除部分人群对蛇持有的偏见和恐惧,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上海动物园两爬馆主管杨慧强告诉记者,两爬馆蛇类资源丰富,目前展出有竹叶青、短尾蝮、舟山眼镜蛇、缅甸蟒、网纹蟒、红尾蚺、球蟒、彩虹蚺、棕黑锦蛇、赤峰锦蛇、玉米蛇,涵盖了游蛇科、眼镜蛇科、蝰科、蟒科及蚺科,共5科11种蛇类。在新年到来之际,蛇类展区进行了全面布置和提升,不仅展出的蛇类多样化,展区也做了特色丰容,让人眼前一亮。馆内其他的两栖爬行动物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蜥蜴类、龟类、蛙类、鱼类等活体珍稀物种,把一本生物百科全书摆在了游客面前,让游客不虚此行。
春节期间,蛇类展区还将通过生动的动物科普讲解和互动形式,拉近游客与这些神秘生物的距离。科教馆二楼的蛇年生肖文化展,将带领游客深入了解蛇类的生物学知识和民俗文化。此外,活动还邀请了多位专家,举办蛇主题科普讲座,从蛇类知识到神话民俗中的蛇,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本次活动还特别开发了“Who?is?she”蛇类知识读本,介绍了蛇的分类、毒蛇和无毒蛇的外形鉴别,上海地区分布的五类蛇图谱,以及遇到蛇及遭遇蛇伤正确的应急处理办法。同时,自主探索打卡活动和寒假期间针对亲子的研学活动也将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